前言

读葛立方的《韵语阳秋》,说到自己的堂兄葛延之万里跋涉,去拜访被贬谪海南儋州的大文豪苏轼。归乡前,葛延之求教苏轼关于创作诗文的秘诀,苏轼给他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:

钱是也,意是也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

一、葛延之万里访东坡

葛立方的《韵语阳秋》中写道:

东坡在儋耳时,余三从兄讳延之,自江阴担簦万里,绝海往见,留一月。

簦,dēng,古代有柄 的笠,类似雨伞。从兄,即堂兄。

北宋绍圣四年(1097),屡受打击的苏东坡终于被朝廷贬到了大宋朝国土的最南方:海南岛。儋州,是海南省下辖地级市,在海口市的西边。

苏东坡当年谪居儋州三年,因为受到章惇等权臣的迫害,和苏轼公开往来是有很大风险的事情,苏轼为了不连累大家,也因为路途凶险,劝阻了不少人来海南探望他。

葛立方的这个堂兄葛延之当年仅有19岁,因为仰慕苏轼,他竟然万里迢迢从江阴奔赴儋州,苏轼留他在这里居住了一个月。

临行前,葛延之请教作文之法,于是苏轼留下了一段名言。

,

登1登2登3皇冠www.22223388.com)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最有效的登1登2登3代理网址,包括新2登1登2登3代理手机网址,新2登1登2登3代理备用网址,皇冠登1登2登3代理最新网址,新2登1登2登3代理足球网址,新2网址大全。

,

展开全文
二、钱是也,意是也

葛立方在《韵语阳秋》中说,苏轼并没有直接讲作文之法,而是通过一个比方来说明:

坡尝诲 以作文之法曰:
儋州虽数百家之聚,州人之所须,取之市而足,然不可徒得也 ,必有一物以摄之,然后为己用。所谓一物者,钱是也。
作文亦然,天下之事, 散在经子史中,不可徒使,必得一物以摄之,然后为己用。所谓一物者,意是也 。
不得钱不可以取物,不得意不可以用事,此作文之要也。

苏轼把文章中的各种材料,比喻为市场上的商品。商品要流通,必须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实现。

作文也是这样。那些散落在经史子集中的各种材料,如果想取为己用,也需要一个东西来实现,就是“意”。苏轼把意比作钱,有钱可以调动商品,有意可以串联文章。

作文如此,作诗同样如此。

三、立意

立意,其实就是确立作品的主题。有了意,即有了主题思想,围绕着这个意,就可以取舍诗文所需的材料。

诗中的材料,可以是典故,可以是景物,可以是人物,可以是情感等等。

选择好与主题相关的诗料,然后根据诗文的规则要求,有机地将这些诗料组织起来,就是自己的作品。

Allbet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www.allbetgame.us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登1登2登3皇冠:钱是也,意是也,苏轼创作诗文的秘诀不可不知
发布评论

分享到:

usdt无需实名买卖(www.caibao.it):Charfen 2021夏日全新系列公布
2 条回复
  1. 新2平台出租(www.hg9988.vip)
    新2平台出租(www.hg9988.vip)
    (2022-01-16 00:05:19) 1#

    环球UG官网_ALLbet6.com只能夸你美丽帅气

  2. Https43.2293.100
    Https43.2293.100
    (2023-05-25 00:04:16) 2#


    U交所
    一个美字概括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